大家好,今天小编特别关注了一个与保险密切相关的话题,就是关于醉酒驾车保险理赔案例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小编精心整理了5个有关醉酒驾车保险理赔案例的详细解答。希望这些信息能为您在选择保险产品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醉酒驾驶导致车辆报废保险公司是否有理赔?
- 我的车被一个醉酒的人撞了,还有人受伤,这该怎么理赔?
- 男子酒后驾车致人死亡,保险公司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呢?
- 司机醉酒驾车,乘客因此受伤,怎么赔偿?
- 男子购18瓶酒后发现是假酒,又买24瓶上诉法院获赔近4万,你怎么看?
醉酒驾驶导致车辆报废保险公司是否有理赔?
保险公司是不会理赔的。
你买保险时,投保的保单上有明文规定,当你有违法驾驶车辆时行为时,比如酒后驾驶,醉酒驾车,保险公司都是不会给你理赔的,所以,既然要开车就不要喝酒,喝了酒就不要开车,这样能保证你自己的安全,也能保证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我的车被一个醉酒的人撞了,还有人受伤,这该怎么理赔?
是一个醉酒的行人撞你的车吗?还是被一个醉酒驾驶机动车撞了你的车?这种情况首先报警,报保险,受伤的人去医院治好后拿到发票,交警部门认定事故责任后,按照责任去索赔,索赔内容有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修车费。交警部门会协调处理,如果协调不成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按正常程序走就好了。
男子酒后驾车致人死亡,保险公司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呢?
你入的商业险是不会赔付的,比如三者,车损什么的。但是你所入的交强险会按照相应比例赔付,但是赔付后会根据你是否属于醉驾向你追偿。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要强制购买交强险的原因。
入商业车险时,会有一个保险不予赔偿条款。分别是酒驾、毒驾,逃逸和无证驾驶。只要是这几种情况之一保险公司就不会给予赔偿。另外,该男子饮酒后驾车之人死亡还会触犯交通肇事罪,可能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拘役。如果法院认定情节严重可能会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为什么国家要大力打击酒驾行为,主要是因为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会比正常状态下降低。要牢固树立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安全观念,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为了他人请不要饮酒后驾车。
首先来讲,保险公司是要承担赔偿责任的,但是保险公司的赔偿是一种“相对”的赔偿,即保险公司在赔偿后有向酒驾驾驶人追偿的权利。
其次,保险公司赔偿的额度是在交强险范围内赔偿,即医疗费1万元、人身伤残赔偿费11万元、财物损失2000元,合计12.2万元。在商业险上是不予赔偿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醉驾驾驶的,受害人可以请求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予以赔偿,但是保险公司赔偿后,可以向侵权人追偿。
同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中,也规定了保险公司对醉酒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在交强险范围内,有垫付抢救费用的责任,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交强险的细则以及法律的规定,是对受害人的一种保护;同时,追偿权的行使,也是对违法行为的一种制裁。
而对于喝酒驾驶行为,商业保险是不予赔偿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已经明确规定了诸如酒驾、吸毒、逃逸、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造成的交通事故属于不予赔偿的情形,签订保险合同时保险公司也会特别强调这一条款。所以,酒驾致人死亡在商业险上是不赔偿的。
驾驶人应该懂得交通法规的规定,拒绝酒驾行为,保证交通安全。
酒后驾驶机动车致一人死亡,三人重伤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有酒驾情节,很难判处缓刑。
至于保险公司能否赔偿,是这样规定的。如果致人死亡,保险公司应从交强险部分赔偿死者家属11万元,三者险属于免责范围,保险公司不予赔偿,由肇事者家属自行赔付。
你是不是酒驾出事了?保险里就有一条特别规定,酒驾发生交通事故,一律不给赔偿,自己想当酒鬼,还要别人给你买单不成?你买一把大刀买个保险,此刀杀了人或者伤了人都有保险公司赔偿,你他妈什么都敢干了?脑残片吃多了,脑子进尿了吧?
司机醉酒驾车,乘客因此受伤,怎么赔偿?
司机醉酒驾车,乘客受了伤,当然是驾驶员的主要责任,保险公司是拒赔的,同时驾驶员更要负有关法律责任的,当然,乘客也有责任的,常识课,超载的的车拒乘,无牌无证的,醉酒驾车的就更不要去坐了,免费的都不坐乘,也许乘客还要负百分之二十之责呢?
毫无疑问,司机承担全部责任!而且保险公司免责,司机除了民事赔偿还要接受刑事处罚,还有一种情况乘客也要承担责任,例如某一个单位聚餐,司机饮酒了,单位领导还是让他开车,这种情况下单位领导虽然是乘客,也还是要承担一部分责任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带来帮助
酒后开车应视同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理由有:酒后驾车有高度的危害性,无论伤到他人还是他、她家人,还是他、她自己,都是一种犯罪行为。少量的酒精对人的大脑有兴奋性,大量的酒精对大脑有抑制性。大脑的兴奋作用,就会使人有过激的行为,也就是说胆大包天。如本来前面有两车并行,从视觉上看好象能通过,由于大脑兴奋作用,他、她有可能直冲过去,这时有可能他、她就有可能直通过去,可哪里知道,由于车'速太快,很容于擦车或迎面开来一辆车相撞。大脑的抑制作用,就会使人手脚活动受到不听使唤。有的是伤着自己或他`,她家人。有的是伤着他人。有的是损害公共或私人财产。车道又是人类活动的地方,由于酒后驾车,调节失控,很容易出车祸,危害他人。假如一辆客车出车,那会伤亡到多少人。一辆车冲进了人群,那又伤亡多少人。所以,在公共的地方,伤害着人。那不是危害公共安全的吗?所以,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
男子购18瓶酒后发现是假酒,又买24瓶上诉法院获赔近4万,你怎么看?
首先,这这名男子的出发点是什么人,别人是不得而知的,。是在不经意间买到了假酒还是特意的去买假酒,然后再来维权,这个出发点不一样,那众人对他的评价肯定也会不一样。当然,站在常规的角度来讲,一般人是不会这样子做的,有可能是因为这名男子买先前买到了假酒,然后去跟商家沟通无果,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然后又设法再去买了后面的这一部分假酒。达到一个,以量大来起诉维权的这么一个结果。从买到假酒到起诉获赔10万元,这期间肯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等等耽误了其他的一些事情,所以我认为一般人来讲是不会这样子做的。他既然走到这一步。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与商家沟通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假货害人可恶。此男子举动值得表扬,如果每个人发现自己买的是假,不去力争赔偿,那么卖假货的和制造假货的人,岂不越来越猖狂,越来越多的假货流入市场,坑害更多的人,以后大家发现假货一定要象这位男子,拒理力争,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老司机视角观点:
男子购18瓶发现假酒,再买24瓶上诉获赔4万!
莫做黑心商家,否则名利俱损!
事件回顾:
1、2024年12月9日,郑岩在上海宝山区某酒水专卖店花费5400元购买了18瓶江苏省某知名品牌白酒;
2、回家后发现这18瓶白酒外包装上的商标和手感都与自己以往购买的不同,他怀疑该酒水专卖店卖的是假货;
3、4天后,郑岩再次到该专酒水卖店购买了20瓶同款白酒,并向宝山区酒类专卖管理局进行举报,宝山区酒类专卖管理局接到举报后委托生产该白酒的江苏省某酒厂对郑岩购买的白酒进行鉴定,经鉴定郑岩购买的白酒的确为假冒品;
4、2024年2月,郑岩将该酒水专卖店告上法庭,要求退还货款12600元并赔偿37800元,同时向法院提交了POS机刷卡回执单、购物收据、购买白酒时的照片、产品鉴定报告等作为证据;
5、宝山区法院审理后认定被告酒水专卖店的行为构成欺诈,郑岩的请求符合相关法律规定,遂予以支持,判被告赔偿共计50400元;
6、这种“知假买假”的行为如何处理,“知假买假者”是否有消费者身份的问题,目前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存在争议。
买到假货如何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
所以本案中,判罚被告退换货款12600元,并赔付3倍·12600=37800元,共计赔付50400元!
购物时需要留存哪些证据
我们在实体店购物或网络购物时,要注意留存好证据,以备后期维权时使用,具体如下:
“职业打假人”的存在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职业打假人”,让很多商家都很畏惧,因为这些职业打假人对相关法律法规非常清楚,很容易可以找到商家的违规之处然后进行索赔。
社会上给予职业打假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更多的消费者把他们当作英雄,当作为消费者伸张正义的人,但也有人认为他们在借此为己谋利,就是为了赚钱,而且也涉嫌勒索。
客观来讲,“职业打假人”的存在确实净化市场环境,规范市场行为,但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代表,而是谋利的职业而已。
“职业打假”就像是在打擦边球,在法律的界限间游走,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对于职业打假人这样的现象和行为,您有什么想法,欢迎评论交流。
至此,以上就是小编对醉酒驾车保险理赔案例问题的详细介绍了。希望这5点关于醉酒驾车保险理赔案例的解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助您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方案。
标签: 醉酒驾车保险理赔案例 赔偿 保险公司 醉酒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