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特别关注了一个与保险密切相关的话题,就是关于买保险的20个理由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小编精心整理了2个有关买保险的20个理由的详细解答。希望这些信息能为您在选择保险产品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我国金融三大支柱,为何只有保险“求人买”?
先给题主点个赞哦,题主很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但问题真的是这样吗?真的只有保险在求人吗?为什么你会觉得只有保险在求人呢?
首先不止保险在求人买,证券在求人开户,银行在求人存款。我作为银行的员工,曾经干过柜员,干过客户经理,深知拉存款的难度,尤其是到了月末、季末、年末的时候。我现在是产品经理,拜托了拉存款的痛苦,但我的同事之前在证券公司工作过,他说自己拉人开户的痛苦堪比拉存款,也是到处求人。
都是在求人,那为什么题主只觉得卖保险需要求人呢?我其实内心也有这种感觉,我觉得主要是下面几个原因:
- 保险是长期看效应,还有可能付出了却没有或很少回报。而银行的存款证券的股票则是几乎短期的,而且明确的知道将来或者现在有多少收益。
- 保险的回报是在特定情况下出现的,这种情况还一般不是好情况,而银行和证券的回报则是几乎一定会出现的。
- 买保险的人多半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而有这种意识的人又多半层次比较高,财富积累相对较多。对于一般保险业务员来说,又不能经常接触这类人,所以只能求可能对保险的理解没那么深的人。
大致就这些了,如果还想要了解相关金融方面的事情,可以随时私信我,或者评论区留言,看到后,我会及时回复。
很多年前,社会上就流传着这么一句关于金融业的话:“一人在银行,全家跟着忙;一人在保险,全家不要连。”,为什么大家会有这么一个印象,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理念一直不被国人接受
早在1933年4月9日,上海《申报》的“人寿保险专刊”第四期,就刊出了胡适的一幅题词,换成今天,就相当于姚明给平安保险打广告,可见保险的宣传和推广开展之早。后来胡适又给保险写了一篇推广文章。
“保险的意义,只是今日做明日的准备,生时做死时的准备,父母做儿女的准备,儿女幼小时做儿女长大时准备,如此而已。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不能做到这三步,不能算做现代人!”这词整的多硬。
但就算是这样,85年过去了,保险这个理念还是不能深入人心,究其原因,可能跟我们传统的“养儿防老”“存钱防老”相违背吧,你看这么多年过去了,存钱的理念依然深入人心,我们的储蓄率依然是世界首位。
被一些人带坏了风气
我记得大概90年代,保险还是风行了一段时间,那时大街小巷推销保险的人很多,但是保险这个队伍,良莠不齐现象比较严重,很多人只管卖不管赔,推销的时候说的天花乱坠,这么好那么好夸大了保险的作用,对不予理赔的条款和情况避而不谈,导致了好多老百姓被忽悠买了保险,让营销人员赚了高额佣金,但是真等老百姓有事要退保时发现本金都要不回来,赔偿时这个不赔哪个不赔,久而久之给老百姓的印象就是“保险是骗人的”。
直到现在,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只不过从挨家挨户推销,发展到了到银行推销,存款变保险的新闻了解一下?
概率问题和心态问题
刚想到一个有趣的比喻,买保险有点像买彩票,钱花了,但是有很大的概率不“中奖”(不发生意外),这钱多半是打水飘了,但是你可能会因为希望自己中奖而买彩票,但不恐怕不会因为希望自己出意外而买保险吧,顶多会害怕自己出意外而买保险,一个是希望,一个是害怕,购买的意愿截然不同。
虽然我说了这么多,也不是保险的托,但从理财角度,适度买一些保险,还是很有必要的,你可以从车险为例去理解,一年不过几千块钱,真出了意外,是真管用啊。
保险做为一种金融工具,有他的特殊性。银行是不会变少,只会慢慢变多。证券是有时变多,有时变少,有时变没。保险是不会变少或变没,关键时刻一定变多。但保险是强制储蓄,不像银行和证券可以随时支取,这是保险的缺点,同时也是优点。我国人民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愿考虑风险管理,一心只考虑怎样多赚钱。基于以上两点,所以保险要推销讲解,而不是求人买。相信每位负责的家庭、企业都会明白风险意味着什么,所以保险这种工具,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工具,不买是因为不了解,了解了一定会买。
因为保险特别是寿险是低流动性的固定收益产品,其回收期是比较长的,而且是固定收益类,这样我们就看到,实质上保险也有不用求人的,比如车险,但是在寿险和健康险上面,的确有很大程度上遵循的是营销原则。
为什么健康险要求人买,因为健康险是有条款限定的,为了获得大数上的盈利,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想要盈利,一个是扩大健康险的销量,另一个是减少健康险的赔付。我们看到国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健康险的赔付经常产生纠纷,为了扩大销量,保险公司降低了投保费用,但是相应的,保险公司也减少了保险赔付的范围,比如大病保险,在条款中有各种限定,有些大病保险甚至不包括很多的慢性病,比如糖尿病之类的。这样整体给人的感觉是投保了没有效用,于是,健康险市场出现了一定的萎缩,从别人求买到求人买。
另一个是寿险,寿险明显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很多人不理解,实际上他是按照年金公式计算的永续年金现值,但是这个现值中还要支付一大笔卖保险人的佣金,这样你就会发现,100块钱到了保险公司,其实真正能够进入寿险进入理财计算的也许只有95元,然后他依赖于大量的固定收益产品和投资的收益,来维持其寿险未来的赔付。如果高利率时代还好,比如银行利率提高,这样保险公司对于未来来说收益率反而提高,所以经济紧缩的时候由于保险公司拥有大量的固定收益投资,业绩反而有所提升。但是其也是要遵循大数法则,寿险实质上是一个利率的对赌协议。这样,过去的几十年我们一直是有所宽松的,这样对于固定收益类来说,吸引力就不佳。
低利率时代,大家当然是拿钱往权益类投资上走,买基金,买股票。如果利率走高,经济紧缩,那么大家更加倾向于买保险,买理财,这个时候保险“求人”的局面也会有所缓解,在去年,实质上我就看到很多人主动去买保险。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预期利率升高我们是不是会推迟购买保险,因为未来的险种更加具有诱惑力。我想说这是一个理性人的思考,谁也没有考虑的这么细,当权益类收益不好的时候,资金的去向就只有固定类收益,那么能够选择的就理财,债券和保险,很明显保险如今风险最低,因为理财要打破钢兑,债券经常违约。
最近几年的确保险公司的寿险和健康险大幅度增长,处于老龄化的前夜,这种需求一定是比较高的,但是,如果社会完全进入老龄化,那么保险公司的赔付将超过收入,即使有准备金,其业绩也会下滑。所以,其为了扩大业务规模还要进一步的扩展业务,势必还要“求人”。
谢邀,我是恒信贵金属。
首先,并非只有保险“求人买”。
有句话叫做“一人在银行,全家跟着忙”“一人卖保险,全家不要脸”。说的是进了银行,全家帮着拉存款。一个人开始卖保险了之后,全家的人都帮着推销。另外路边上摆摊的券商业务员,也还在求着大家去开户。可见并非只有保险求着人买。
其次,我国之前的保险从业人员普遍欠缺专业度,风气浮躁。
我国的保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到处拉人买保险,越做越像传销、卖钱全忽悠乱保证,买后理赔难。导致保险在大家的严重形象很差。
再次,从个人家庭理财配置的角度来看,其实保险是个好东西。
最近大火的电影《我不是药神》,讲述了白血病患者无法购买高昂的正版抗癌药格列宁,只能铤而走险购买印度仿制药苟且偷生的心酸故事。在当下的中国,各种重疾的高发率越来越高,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朋友圈转发着各类轻松筹、水滴筹等求助消息。即便是有购买社保,但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社保报销和家庭存款在重疾面前不过是杯水车薪,这个时候如果有商业保险,家庭才能免于因病返贫的遭遇。
人生三座大山,教育住房和医疗,其实医疗这块才是真的无底洞。教育和住房可以丰俭随人,但是医疗如果没有得到好的治疗早日康复,则会陷入借钱看病长期护理的无底洞,损失了收入和未来,甚至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的教育问题和住房问题。整体的影响是长远的。
最后,其实每个人都需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
从三座大山的角度来看,做好医疗保障,特别是买好健康险例如重疾险和医疗险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所知道的很多富翁例如李嘉诚等,都是有给自己和家庭成员投保各类大额高端保险,所以给自己和家庭成员配置好保险是时代所趋。当有了足够的医疗保障,才有了1,人生后面的各类成就才是1后面的0,这些就更多需要依靠教育和住房等领域去实现了。
我是恒信贵金属,喜欢我的回答,就点个赞吧。谢谢。
20岁需要买保险吗,买什么保险比较好,保险和理财哪个更好点?
这个年纪买保险,真是好想法。
成年人保障型保险,一般就是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和定期寿险。
医疗险,就建议买百万医疗险,医保报销后社保内外的住院医疗费都能100%报销(普通疾病有1万免赔额,指定的重大疾病0免赔),如支付宝上的好医保、微信上的微医保、众安的尊享e生等,都是目前市面上的佼佼者,20岁的保费一年也就200多元,这个不用考虑直接买,一般是买1年保1年。
重疾险,就是保障指定的疾病(有具体的赔付要求),现在的重疾险保障的疾病有重疾、中症和轻症。罹患重疾赔付100%保额、中症赔付一般有50~60%保额,轻症赔付20%~45%的保额,不同的产品设定不同。另外重疾险还会有身故保障、癌症额外保障等附加保障,看个人需求选择。20岁的保费相对是便宜的,以目前互联网上高性价比产品为例,譬如选择50万保额、交30年、保终身,重疾只赔付1次,不含身故保障时,年交保费3500~4000左右(男女不同);含身故保障(重疾或身故赔付其一),年交保费在6500~7800左右(男女不同)。
如果觉得保费过高,可以选择1年期的重疾险,前几年的保费相对便宜一些。
意外险,也多是买1年保1年,100万意外身故/伤残保障,加上意外医疗,最便宜的产品年保费299元。
定期寿险,如果重疾险买的是不含身故保障的,那就选一份定期寿险,定期寿主要是家庭支柱们买,保障在承担家庭责任期间的身故/全残保障,100万保额、保至60周岁,年保费也就几百元。
人身保障型的产品,这些保障就够了。
理财也是越早越好,但理财和保险保障不冲突,保险保障是转移风险,能同时进行就同时进行。
谢邀。首先,保险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保障,基本分为重疾险、意外、养老、年金等,如果刚刚步入社会,不建议购买太多保险,公司会缴纳五险,可以再适当购买重疾和意外,因为年龄比较小,每年缴纳的金额不会太多,对生活品质不会有太多影响。
第二,如果想理财可以先适当定投公募基金,这里要讲一下公募基金的投向问题,有的是纯债,有的会投向股市和债券市场,有的是纯股票市场的,根据自己风险承受能力可以适当认购,初学者可以低风险类别的纯债基金。
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
有些保险要早买,比如重疾险。有些可以晚点买,比如养老险。
从经济角度看:20岁重疾险10万保额在2000左右一年,交20年保终身。如果到25岁的时候买的话,保费就是2500左右,那么你每年就是要多交500块钱给保险公司,20年交下来就是多交1万块钱。如果买的是20万保额的话,就要多交2万30万就要多交3万,你可以把这些钱省下来,再配置其他一些保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从年龄来看:你很年轻,身体也是最好的时候。用保险的话,您这个阶段主要考虑保挣钱能力,疾病风险较低,突发的意外风险要考虑。
方案建议:经济条件允许,重疾险+百万医疗+意外险
经济条件一般:百万医疗+意外险+定期寿险,一年保费这三种加起来在1000元左右。
至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买保险的20个理由问题的详细介绍了。希望这2点关于买保险的20个理由的解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助您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方案。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