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特别关注了一个与保险密切相关的话题,就是关于为什么保险的避税功能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小编精心整理了2个有关为什么保险的避税功能的详细解答。希望这些信息能为您在选择保险产品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买保险避税,真的有用吗?
很多代理人在推销保险时会提到保险的避税功能,但是,到底能否避税呢?
先说购买环节吧,除了税优健康险和税延养老险,都是要用税后收入去购买的,所以,这个环节是没有办法避税的。
再说保险存续期,税延养老险明确,增值部分免税。所以,这是可以起到节税作用的,但是普通的保险产品没有这个规定。
再说领取环节,普通的保险理赔时不纳税。因为不能在购买时和领取时双重征税。但税延养老险采取的是税延方式,因此是在领取时征税的。
很多保险代理人说的避税,是用的遗产税来混淆视听。目前,中国没有遗产税一说,而且也暂时没有征收遗产税的时间表。在很多西方国家,确实有遗产税,但是都有一定的门槛,而且整体的趋势都是向富人征税,普通人的征税可能并不大。
因此,所谓买保险避税,是一个伪命题。建议大家不要被迷惑。买保险买的是保障,这是保险最本质的作用。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大猫财经。
本杰明·富兰克林有句名言:“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亡和税收是逃不掉的。”既然我们逃不掉税,能不能少交一些?
生活中有四种税与保险息息相关,分别是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赠与税和遗产税。车船使用税是保险公司在我们购买车险时代收的税种,根据汽车排量固定税率收取,我们在此不做讨论。
首先分享一个思维:我们只能通过保险的配置少缴一些税款,而非完全逃避掉。也就是保险可以节税,而非避税。
个人所得税
· 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
2024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启动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试点,购买符合规定的税优健康保险的保费,会在工资税前支付,按照2400元/年(200元/月)的限额标准在个人所得税前予以扣除。
简单来说,买了这类的产品,有一部分收入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支付了保费,你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就变少了,因此缴税也少了。 目前个税的起征点为3500元,如个人全年购买税优健康险保费达到2400元(每个月200元),则相当于起征点调高为3700元。
举例来说:税前收入10000元/月,有五险一金。
购买税优健康险前:税前收入10000元,五险一金扣2223元,应纳税额为10000-3500-2223=4277元,应交税款:322.7元
购买税优健康险后:税前收入10000元,五险一金扣2223元,当月税前扣除税优健康险保费200元,应纳税额为10000-3500-2223-200=4077元,应交税款:302.7元。每月节税322.7-302.7=20元,全年节税240元。
节税力度虽然不大,但税优健康险另外的优势是有既往病史也可以投保,并且该类产品可以保证续保,不会因为理赔金额过大而被保险公司终止续保的权利。
·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
购买符合规定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保费会在税前收入扣除,在将来退休后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税,也就是把交税的时间拖延了几十年。虽然还是要缴税,但时间已经削弱了税收对你的影响。
2024年07月0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第18条明确规定:落实好国家支持现代保险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商业保险机构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免征增值税。2024年年底前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具体产品还没有设计完成,等有了成熟的产品笔者再做具体解读。
· 保险赔款免征个税
《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有明确规定:保险赔款免征个人所得税。因此无论获得重大疾病保险赔偿金还是家人的身故赔偿金,额度再大也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节税效果非常明显。比如一个人罹患重疾,获得100万的重疾赔偿金,这笔钱可以全额到账,安心看病、养病,如果这笔钱还要征收个税,100万中的43万都要用于纳税,对病患是极大的利益和精神损失。
遗产税/赠与税
遗产税也称富人税,是一个人去世后,财产的继承人需要缴纳的一笔继承费用,在继承之前缴纳,如果没这笔费用财产就无权继承;赠与税是你将财产赠与他人时需要缴纳的税费。这两种税往往同时出台,因为如果只有遗产税,很多人就会通过身故前将财产赠与给后代,规避掉遗产税。 这两种税就是把富人的钱以税收的方式收上来,通过其他途径用于低收入人群,以缩小贫富差距。
在中国目前没有开始征收遗产税,财政部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107号(财税金融类018号)提案答复段祺华委员函提到:“我国目前并未开征遗产税,也从未发布遗产税相关条例或条例草案。提案中提到的“2004年、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遗产税暂行条例(草案)》”来源未知。”
遗产税在我国“是否征收”、“何时征收”、“怎么征收”还未可知,但提前配置并无坏处,而且如果开征时再配置保险就为时已晚,因为保险的费率时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杠杆效应也会渐渐降低。
如果遗产需要缴税,保险赔偿金是否算遗产呢?
我们看《保险法》第42条:被保险人死亡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一)没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无法确定的;
(二)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没有其他受益人的;
(三)受益人依法丧失受益权或者放弃受益权,没有其他受益人的。
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不能确定死亡先后顺序的,推定受益人死亡在先。
简单的说,指定了受益人,保险赔偿金就不属于遗产。既然不属于遗产,那么就不会纳入遗产税征收的范围,这笔保险金就可以免征遗产税。
特别是征收遗产税的国家,继承遗产时必须缴纳足额的税金才可以将遗产继承到自己名下,而且这笔税金要以现金形式征收。如果遗产是价值上亿房产,需要缴纳上千万的遗产税,没有这笔巨额现金是无法继承这高额的房产的,提前规划出一笔免交遗产税的现金资产用于缴纳遗产税也是高净值人群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这个世界上,税是逃不掉的。税既然逃不掉,我们就想办法少交一些。
买保险避税?
别搞笑了。
保险行业在中国已经畸变成一个类似于诈骗的行业。
先不提保险避税不是说所有的险种都能实现,那些财产险什么的压根就没有避税功能。能用于避税的也就是大病医疗和人身寿险,那些要理赔必须是以你死了,或者死得差不多了才理赔的。
另外,保险里面有保费和保单现金价值的区别,你交的保费要扣除营销费用和给保险代理人的提成,剩下的才是保单现金价值。这个费用很高的,你交的保费大概只有60%成为现金价值,远远超过所谓的税。
您好,首先名词有错,避税属于违法行为。保险一定的优税功能,目前只有《个人税收优惠健康保险》具有一定的税收优惠功能。直接的优税只有这一种保险,只不过可以借助其他法律手段做到优税功能。说实话保险逼债优税功能里面的门道挺深,一时半会根本说不清楚的
保险避税,说的最多的就是遗产税和个人所得税。
1.遗产税
在国外,保险市场比较成熟,而且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已经征收了遗产税,在这些地区,买保险确实可以少交很多税。
具体的操作是,购买保额与遗产接近的终身寿险,并且指定子女为受益人,那么就可以把生前积累的现金转化为不需要交遗产税的保险金。有的富豪钱太多,还得在多家保险公司一起投保才可以达到他们的遗产,当然,这种情况下,保费也就比较高了。
很典型的保险避税案例就是我国台湾首富蔡万霖46亿美元遗产的避税故事,理论上他的孩子需要交几百亿新台币的遗产税,但是他事先买了几十亿新台币的寿险,所以要交的遗产税就减少了。
但是,对于我国大陆地区,遗产税还没有开征,所以,目前来看,买保险避遗产税在大陆行不通。
退很多步来说,开征之后,针对的也是金字塔顶端的富人们,对于一般人来说,意义也不大。
2.个人所得税
保险避税在国内更多地还是体现在个人所得税上,税法规定,“保险赔款”免税,这也是很多保险代理人宣传保险避税的一个依据。
不过,既然是赔款,那么就说明出现了损失,赔付的钱没有办法产生收益,不是收入,本身就不应该缴税。
再一个,国债也免税,银行理财收益、基金产品收益,也不需要交个税。
最后,也是最实际的,我们拿到的钱就是税后收入,也没有办法用税前工资买保险再去计算个税,避税功效几乎没有。
但是,其实我国已经有了用税前收入交保费的产品——税优健康险。
这款保险的一大特点就是节税。每年可以在税前扣除2400元的保费额度,确实减了税,但力度不大。
第二个特点就是带病投保、保证续保、社保外用药优惠,这一点比市面上大多数医疗险好很多,缺点就是能报销的钱比较少,健康的人投保终身最多报销80万,带病人群每年最多报4万,终身最多报销15万。对于带病人群来说,聊胜于无。
还有一种保险避税方式就是买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但是操作难度比较大,产品不多。
所以,买保险避税,确实存在,不过在国内不避遗产税(内地没有开征遗产税)、个税也规避不了多少。
如果有帮助,还请点个赞哦~
欢迎关注头条号:洪荒合伙人。
理财型保险真的能避税避债吗?
分红型年金保险通常被人们称为“理财保险”,这种叫法是不合规的。至于年金保险是否能避税,得看产品的形态,关于资金来源,数目较大保险公司都会生调,高现价分红型年金保险是不可以避税的,像重疾险、终身寿险是可以可以的,这个只供大家参考。
大家好,我是中国人寿一名高级组经理!
针对这个问题,就自己所知道的进行一下解答!
国家法律的确有规定,对于受益所得的保险金,任何单位和个人是不得干预的。
包括遗产税法、合同法、婚姻法等
但是不能断章取义!
避税避债,只是相对!对于违法所得,对于债务清缴等,法院是有权利冻结你的保险资金的!
去年有一个省份针对这样问题,曾单独出台政策!
有些涉及偿还的,可能要把你的保险现金价值作为资金偿还,也会涉及一些受益人情况!
而现在很多百姓是以投资的方式把钱放入保险,目的是收益,这一部分,法律不可能完全要避税避债!
所以没有绝对,但是对于保险资产,法院和检查机关也是需要审批申请来执行,相对要麻烦一些!
1. 保险确实有避税避债的作用,但是有限制条件的。通过保险可以避掉的税通常是指遗产税,以及与遗产继承相关的债务继承,并不是什么税和债都可以规避。特别要强调的是,只有身故保险金才可以达到规避遗产税的目的,也就是说要用命来换才行。
2. 怎样操作方能避税?在保险合同中明确指定身故受益人及受益比例,当被保人身故后,保险公司的身故保险金给到受益人,可以不参与遗产分配,即不用缴纳遗产税,当然,目前遗产税尚未开征。值得注意的是,缴纳社保费用,购买税优商业保险,以及缴纳合资格团险保费等,这些可在税前列支,也是避税的一种方式。
3. 怎样操作方能避债?通过购买保险进行恶意避债是行不通的,债权人可通过法院判决而强制解除保险合同来偿付债务。所以,只有在财务健康的状态下,提前用个人资金做好保险安排,方可起到避债的效果。具体操作一定要咨询专业人士,并通过专业机构进行办理。
视频加载中...
收听周四的重庆经济广播电台理财有道节目,有专门讲解。
通常情况下,储蓄类保险达不到所谓的的避税避债功能。不过,通过合理的规划,比如事前规划,保单架构的合理设计一定程度可以达到“避税避债”。
理财型保险是不能避税避债的。
保险行业一直说的保险避税都是指保险作为资产传承时不用缴纳遗产税,但是现在中国并没有征收遗产税,所以就不存在避税一说。
其次,避债也是不能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不存在说你欠人钱,不想还,买保险就可能避免了。理财型保险法院是可以强制执行的。但是进行资产转移是可以的。比如一些企业家,担心企业破产,家人生活不能保障,可以在企业健康发展时考虑为自己家人配置保险。但是如果是在欠债的情况下进行资产的转移,同样可能会被追回。
至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为什么保险的避税功能问题的详细介绍了。希望这2点关于为什么保险的避税功能的解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助您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方案。
标签: 为什么保险的避税功能 保险 遗产税 避税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